今年上海车展,丰田携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雷克萨斯大秀肌肉。展出多款纯电车型,包括但不限于铂智3X、铂智7、bZ5等车型。
看得出来,今年丰田在国内市场的主旋律,算是离不开电车了。
过去5年,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销售态势,围绕着电池、电机、电控的新技术路线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
渗透率方面,绿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接近50%,迅速从油车市场中抢走了一半用户。
大量的企业在思考,如何做好新能源车,整个市场运营电车的企业主要是两部分,一类是国产燃油企业转型,比如说吉利、比亚迪这类企业,攻势猛烈。
另一类是新势力、新企业,理想、蔚来、AITO、小米等企业。
有意思的是,合资企业的转型速度要稍慢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巨头丰田、大众、通用等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尚未表现出绝对竞争力和品牌震撼力出来。
但在我看来,传统企业的转型慢,是必然情况。
比如说丰田,全球企业有更高的发展速度,比如说对口碑极为看重,产品的设计、测试、技术路线的规划,谨小慎微才能从根本做好一台车,另一个是市场广度,全球任何一个市场都不能被放弃。
尤其是国内市场这个超千万的新能源盘口,丰田更是尤为看重。
本身,丰田就拥有强大的新能源技术储备,THS混动系统发展到第五代,无论是品质、可靠性、安全性还是油耗表现,在口碑上都完成了完美顺延。
终端市场口碑方面,丰田双擎混动的价值感远远超过预期。
两天前,丰田章男表示,丰田在全球市场中销售出2700万混动车型,碳减排效果约等于900万台纯电动车。
混动车型从技术上来说,电池、电控、电机一样不少,对于丰田来说,品质把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侧面来看,丰田才是全世界电动化的领军企业。
国内市场方面,认为绿牌车是新能源车,而日系混动因为纯电续航问题未被归入到新能源车的品类中,但新能源的本质就是“碳减排”诉求。
丰田章男也提到了一个非常精准、观点鲜明的看法,丰田在全世界的敌人不是油、也不是电,而是碳。
想尽办法解决内燃机油耗高的问题,同时不给环境增加电池报废的压力。
所以目前丰田提出了三种技术路径,一种是丰田坚持了30年的混动技术,另一种是纯电动车,最后则是长期投入的氢能源。
这三条路线的方向完全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干掉更多的碳。
上海车展上,丰田旗帜鲜明的表示,未来国内的市场发展,一定会坚持纯电路线,比如说全新发布的铂智7。
这台车极具诱惑力,从产品力角度来看,大有在国内市场做出强势成绩的意思。
一个是,巨大的尺寸符合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设计基调在线,后排、后备箱储物空间足够,满足家用车更多需求。
另一个,科技座舱、主流三电系统一样不落,最为关键的是铂智7接入了鸿蒙座舱,意味着丰田在电动化方面和国内强势IT企业联手,更注重用户感受。
最为关键的是,铂智7身上有其它企业不具备的特点。
除了丰田稳定的品质之外,丰田的承诺也会一直保持,和大量的新势力“今天承诺明天跑路”相比,丰田EV产品的靠谱性更强。
铂智4X是第一批启动“降价退款”的车型,足见丰田为了维护口碑,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一直提丰田品质优秀,是因为在设计成本和制造用料上,丰田从不会为了速度而降低标准,比如说简单一个防锈工艺问题,其要选择强度更高的双面镀锌板,水洗、酸洗、钝化等工艺一样不少。
而且对供应链的统一要求、不良品率也都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基于这种标准设计出来的多款车型,市场正向口碑正在不断拓展,全新上市的铂智3X在短短40多天时间交付量已经破万,刷新了合资电车新纪录。
本质上来说,丰田在国内市场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用全球工艺配合着国内供应商链条,打造全世界顶级的电车,同样是“灭碳行动”的重要一环。
纯电车的设计和打造,丰田为国内市场准备了全新的一汽丰田bZ5,雷克萨斯也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和升级,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电动化,丰田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