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8周汽车销量榜单已经公布,从总的表现来看,因为五一假期的影响,各车型的销量相比于第17周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排名榜首的比亚迪海鸥周销量也“仅”有0.73万辆(前值为0.85万辆),此外,榜单中还出现了大众速腾、理想L6、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等新面孔。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过去的一周销量最好的10款车都是哪些,对于即将要购车的朋友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比亚迪海鸥以0.73万辆的表现排名榜首,在它身后是卖出了0.71万辆的吉利星愿,相比于第17周,两台车的排名出现了互换。海鸥与星愿虽然定位相似,但两台车的特点却又完全不同,海鸥的优势在于基础配置更为丰富,三电的口碑更为成熟,而吉利星愿的尺寸比海鸥大出一圈,主打一个“量大管饱”,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台车的竞争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场景却没有出现,除了五菱缤果、江淮钇为3等同类型小车外受到了挤压之外,以飞度、Polo为首的燃油车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大众朗逸排名第三,单周销量为0.64万辆,在与日产轩逸共同抗击新能源的这场战役中,大众朗逸成为了笑到最后的那位,在我看来,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以下三点:首先,大众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号召力要强过日产;再者,上汽大众在国内的营销网点数量也远多于东风日产;最后,朗逸与轩逸虽然都采用了多代同堂的销售策略,但朗逸的新旧款之间差别并不明显,反观轩逸的经典款车型上则是处处透露出“历史的痕迹”,拦住了很多潜在消费者。
排名第四的比亚迪秦L周销量为0.59万辆(纯电版0.13万辆,插混版0.46万辆),对于秦L,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在升级了智能辅助驾驶之后,其产品力得到了提升,为何销量端却没有太大的增长?其实仔细观察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放下了对续航的焦虑,以小鹏MONA M03、零跑C10为代表的纯电车型正在成为10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插混版车型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不小的挤压。
小米SU7在过去的一周卖出了0.57万辆,由于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因此最近网上的负面新闻对小米SU7的销量并没有带来太多影响,不止如此,小米SU7每周的新增订单仍然近万辆。换做别的厂家面对着如此舆情或许早已经趴下,不得不说小米的营销做得确实好。
大众速腾、五菱宏光MINI EV以及理想L6的周销量均为0.56万辆,相比于第17周,大众速腾以及理想L6是榜单中的新面孔。其中大众速腾作为一台经典家用轿车,与朗逸携手排进前十,再一次证明了大众在轿车市场的号召力(上上周是帕萨特上榜),而理想L6这边因为即将推出改款车型,现款车型的综合优惠已经接近3万元,考虑到新款的变化并不大,因此很多消费者选择了“抄底”。
排名第九和第十名的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周销量都是0.53万辆。这其中,焕新版Model Y推出后的销量远不及预期,上市没多久就给出了5年0息的购车方案,而即便如此,从官网上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 Y的交付时间已经来到了历史低位的2-4周,这意味着特斯拉Model Y的待交付订单并不充沛,或许离8000元的保险补贴就要不远了。
这边宋PLUS EV单周销量是0.19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销量则是0.34万辆,虽然挤进了榜单的前十,但从销量走势来看,宋PLUS新能源的处境并不妙,3月份该车的平均周销量还有0.55万辆,到了4月份降到了0.42万辆,竞争车型的增多让宋PLUS新能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